【文物里的抗战记忆】“日本投降矣”:1945年8月15日的《大公报》与“终战诏书”
在80年前的今天,一段措辞晦涩、态度回避的录音正在日本所有电台同时广播。它便是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,由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“终战诏书”。
在80年前的今天,一段措辞晦涩、态度回避的录音正在日本所有电台同时广播。它便是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,由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“终战诏书”。
中学时初读《四世同堂》,我为彼时的山河破碎痛心疾首,为当年的国仇家恨愤慨落泪,而随着时间推移,我再次细读这本经典巨著时才发现,老舍先生的这本书,哪里是只写北平人,而是如美国作家赛珍珠所说,“超越了一个民族、一场战争或是一个时代”。守旧本分的祁家,一心救国的钱家
除了抗战老剧的重播外,近期,还有一批抗战题材的新剧将与观众见面。它们将以高品质、独特视觉、深刻内涵走进抗战历史,塑造抗日英雄。这些电视剧,势必将掀起收视热潮。
这张老照片记录的是日本投降后,同盟国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情景。画面中戴着金丝眼镜的,便是中国法官
电影《坪石先生》今天全国公映,该片以抗战时期的真实历史为背景,以独特的“知识救国”视角,还原了一群教育大家在烽火中坚守教育阵地、延续岭南文脉的传奇故事。日前,影片导演甘小二、监制王宏伟及主演张献民、蒋中炜、梁翠珊、徐菲、何衍朝等齐聚北京路演,跟观众交流互动。
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,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、持续时间最长,长期牵制和抗击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揭露侵华日军的罪恶行径,挖掘中国军民的抗战史事,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,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北京日报
国家图书馆开设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展,包括“东京审判”“日本细菌战”等档案;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第七批馆藏档案资料,其中抗战专题档案4万余件;北京市档案馆举办京津冀晋蒙档案史料展……据报道,今年以来,全国多家档案馆、纪念馆、图书馆等开设抗战档案展览。14年山河
阳光投射在漯河受降亭的飞檐上,19.45米高的亭子轮廓格外清晰,碑上“受降亭”3个字笔力遒劲,历经风雨。1945年9月,漯河作为全国16个受降地之一,见证了侵略者低头的时刻。这座由百姓血汗筑成的亭子,早已超越纪念物的意义,成为中原儿女不屈精神的化身。
“中国现代桥梁之父”茅以升在其所著的《桥话》中写道:“人的一生,不知要走过多少桥,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,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,领略过多少桥的诗情画意。”
阳光照在晶莹的白雪上,哈气成霜。文保小队和摄制组一行人艰难跋涉,终于到达东北密林中。众人合力掀起厚厚的积雪和枯枝,露出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极为简陋的密营遗址,很难想象这里能给战士们提供什么像样的帮助,但即使这样的地方,当年也常遭到日寇烧毁破坏。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
从《赵一曼》的英雄礼赞到《九条命》的平民史诗,再到《二十二》的历史沉思,这些“四川造”抗战电影或讲述巴蜀儿女抗战故事的电影,用独特的艺术语言,构筑起民族记忆的精神长城,如一座光影铸就的丰碑,镌刻着巴蜀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担当与奉献。
2025年8月12日,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冯平带队,前往资中县开展抗战宣传调研,召开“全国范围寻找资中抗战‘女娃兵’”座谈会,指导“抗战‘女娃兵’”视频拍摄。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张晓磊团队,资中县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朱兴勇,资中县档案馆副馆长
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天。为这一场胜利,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14年。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、持续时间最长、付出代价最大。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,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,还是中华民族重拾民族尊严,凤凰涅槃、浴火重生“站起来”
抗战 毛泽东 论持久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解放社 2025-08-15 11:10 3
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,教这篇课文的是从师范学校来实习的一位女老师。她读着读着,把两条小辫子一甩,亮开歌喉唱开了。她先唱一遍,再领着我们学唱,以至于六十余载过去,那欢悦的场景还在我眼前熠熠生辉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正式宣布投降。9月2日,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军“密苏里号”军舰上,签署了投降书。中国人民坚持14年的抗日战争最终获得完全胜利。消息传来,举国沸腾,各地以不同形式共庆胜利。
80年前的今天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,让我们穿越抗日战场的历史硝烟,走进江西上饶一家名叫林和顺的民间博物馆,该馆珍藏的200余件“抗战瓷”,以“一致团结”“抗战到底”“杀尽倭寇”“勿忘国耻”“抵制日货”等瓷上标语,刻下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深重烙
一张地图、一封家书、一座丰碑,碳化的焦痕,镌刻的功绩,将血与泪融合的记忆汇进时光长卷,硝烟早已远去,红色地标次第亮起,血火岁月,永不磨灭。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倾力制作的纪录片《六安抗战绘忆》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为背景,全景式呈
“战争是一面镜子,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。”芷江,一座因战争闻名、和平而兴的革命英雄城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1945年8月21日,日本侵略者于芷江投降,中华民族迎来了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。
他刚满19岁。这个自幼父母双亡的穷苦孩子,对于能被选拔进入神秘的敌后武工队,如尖刀一般插入“敌后之敌后”,充满激动和无畏。
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着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,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,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。这四种精神特质,构成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、追求复兴的强大动力。历史证明,国防教育若缺乏精神内核,便难以激发深层次认同。唯有将